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城市更新在行动”圆满召开
教务部 2021-10-04

      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了城乡建设领域的热点话题。城市更新的内涵丰富、类型众多,涉及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多主体参与共同治理,相比于传统的新区建设,城市更新活动更加复杂,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多元主体参与难、多专业协调难、标准规范不适应、法规政策不支撑等。


2021年9月26日上午,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专题活动之一的“城市更新在行动”学术对话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对话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王凯院长和朱子瑜原总规划师主持,城市更新研究所范嗣斌副所长为学术召集人,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陆军工程大学陈志龙教授、东南大学阳建强教授、海南省项目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苏金明院长、北京愿景集团张恒斌副总裁、重庆贰厂文创公园执行董事周迓昕等五位嘉宾到会,从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组织模式、技术服务模式、标准规范体系、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模式。

开场和引导性发言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王凯院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城市更新行动是我国城镇化、城乡建设下一阶段的重点,引起了社会各方高度重视,除了学术界,政府、社会等都在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实践,是需要社会各主体共同努力的一项工作。本次会议邀请的嘉宾也涵盖各个领域,利用今天年会学术对话的平台,专家和同行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为各地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提供建议和参考。


范嗣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新所副所长

教授级高工


范嗣斌副所长做了题为“城市更新在行动——学术研究、项目实践与机制探索”的引导性发言,介绍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时代背景,提出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瓶颈,包括规划设计理念与工作方法、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适应城市更新的政策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建议与会专家从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和可持续模式、多元参与下的城市更新组织模式、适应城市更新的全过程技术支撑方法、适应城市更新行为的标准规范体系、城市更新的制度保障与支持性政策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主旨报告

《关于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阳建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更新只有成为社会行动时才能真正推动。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行业热点,但过热之后也容易走偏,出现一些问题。阳建强教授分享了三方面的思考。一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要求。相比于传统城市更新,当代城市更新强调多维价值、多元模式、综合思维和空间治理。新发展阶段对城市更新制度建设提出了更大挑战,包括如何基于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和复杂系统,加强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底线思维;如何全面科学地理解城市更新,提高其科学性、系统性和政策性;如何调出既定的城市管理框架,发挥城市更新管理的实质作用。二是现实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价值导向偏差,人文尺度缺失;系统调控乏力,顶层设计缺位;部门联动缺乏,管理职责不清等。三是加强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构想。首先要制定更长远与更综合的更新治理目标;第二要加强全面系统且协调的更新制度建设;第三要体现市场规律和公共政策的综合属性;第四要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治理机制。


《地下空间再开发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陈志龙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陈志龙教授提出了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地下空间再开发的建议。地下空间再开发指的是在城市建成区已有地下空间基础上新建地下空间、对已有地下空间功能进行调整、布局进行优化的活动。结合实际案例,陈教授分享了地下空间再开发的几种类型,包括具地下空间增量创新利用,如如矿坑等城市负空间的正利用、深井式停车库等城市浅建设深开发、城市碎用地的微地下利用;地下空间存量的功能提质,包括功能化改造、智能化更新、网络化升级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地下优化,包括污水处理厂、变电站、高压走廊等设施和廊道地下化改造等。陈教授建议城市更新过程中,树立三维立体化发展的理念,实施中明确不同行为与功能的分置,管理中强调顶层设计的统筹与协调。城市更新离不开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再开发将在高质量城市更新活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贸港背景下的海南城市更新》
苏金明

海南省项目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海南城镇化的数量和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的城市更新有其自身的特点。苏金明院长首先分享了自己对城市更新的认识,城市更新一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二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是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四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五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城市更新方面,一要更加突出生态优先,二要坚持系统观、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三要融入“3+1”主导产业体系,四要体现海岛特色,五要助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苏院长还介绍了海南城市更新取得的成绩,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开放空间、城市风貌历史街区保护等不同切入点开展的城市更新实践项目,以及实践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如缺少系统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贪大求快、劳民伤财、脱离实际;模式不优、不可持续等。最后,苏院长建议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多个专业的专家团队,听取多方意见,平衡各方利益,将更新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可落地的更新改造运营方案一体完成。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更新不是完成一个独立的项目,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全面体检评估,精准把脉,统筹规划,系统调理,有序推进,更新一个,带动一片。


《以居住为牵引的城市有机更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恒斌
北京愿景集团副总裁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与作为人在城市主要承载的居住空间紧密相关。愿景集团张恒斌副总裁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了愿景集团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三方面的业务。一是以老旧小区为基础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针对政府端、居民端、社会端的不同痛点,愿景集团不断实践,从全局规划、资金筹措、一体化实施、长效运营、基层治理、片区商业激活、区域经济激活等方面入手,为以老旧小区为基础的片区级、街区级、城市级城市更新探索可行路径,既突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属性,又统筹城市更新“可持续运营”商业价值。具体形式包括综合整治模式、街区有机更新、城市有机更新、原拆重建模式、租赁置换模式等。二是建立老旧社区(街区、城区)“自造血”长效服务机制,通过大片区统筹,城管+物管的方式,实现了治理领先、长效运营、区域激活和规模复制,形成了“愿景和家”城市生活服务品牌。三是以可持续租赁社区建设助推城中村有机更新,通过城中村的改造和运营,为社会提供“宜居可支付”的新青年社区。


《从二厂到贰厂,一场没有停止的实验》
周迓昕
重庆贰厂文创公园执行董事

周迓昕董事长分享了重庆贰厂的微更新实验和过程中的体会。包括如何在维修过程当中,将各种各样的文化痕迹变成在这个时代共生共存的艺术语言;理想化的改造设计效果对现实实施的影响和差距;艺术化改造的方法和六年来取得的成绩。周总随后分享了进入第二个五年的思考,如未来贰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工业风的特殊场景,文艺电影的流量,游客经济的获益,传统景区的替代品等。周总强调三个关键词,Globle(国际化)、unlimited(无界)和creative(创意),并提出了微更新全程服务必须具备的七大能力,即项目策划、规划与设计、建造、招商、营销推广、综合运营、资产管理。最后,周总还介绍了贰厂2.0的设想,进一步扩展范围,利用《失踪的上清寺》等文化IP,打造沉浸式泛游戏化产业集聚区。

专家点评和总结



阳建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城市更新涉及方方面面,通过规划设计、策划、运营,包括老旧小区的一些创造性的经营,以及地下空间再开发等不同的路径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更新是未来城市发展常态化的方式,打破了只是外延扩展的模式,可以使城市里非常丰富的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再通过创新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续。

陈志龙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很重要的内容;城市更新要高质量化,必须要创新;通过城市更新,城市一定会更好。

张恒斌
北京愿景集团副总裁

城市更新是一个法律政策体系不断完备和机制流程重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城市更新最大动力在于政策资源支持,希望未来规划界多为企业界呼吁,帮助解决一些实操中遇到的问题,企业也将转变观念,从过去赚大钱赚快钱向赚小钱赚慢钱转变,围绕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场景创新运营模式,提高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能力。


苏金明

海南省项目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城市更新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落地生根,也要开花结果。中央顶层设计已经提出,广大市民也有共识,期待城市更新提高生活品质;学界和实践者也纷纷参与进来,城市更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希望各级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摈弃原来依靠城市更新来获取土地财政的增长方式。城市更新是久久为功、着眼长远的过程,希望更多像愿景、重庆贰厂这样的企业参与进来,政府、企业和社会形成共识,城市更新就指日可待。


范嗣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新所副所长

教授级高工


城市更新是大势所趋;城市更新需要创新思维,既要有理念、想法、策划,对制度创新也提出更高要求;城市更新会让城市更美好。

朱子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城市更新是主旋律,城市更新会创造价值,但是不能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城市更新方法要创新、要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有机更新。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王凯院长强调城市更新是长期的事情,需要系统思考、系统推进,希望这个对话长期办下去。城市更新中创新是最重要的,包括制度创新、价值取向再认识、技术创新等,比如地下空间产权怎么算、金融方面的支持等。城市更新是围绕人的需求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课题和事业。


文章来源:规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