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筱的论著《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全面梳理了中国古代都城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以中国上古时期《考工记》所反映的理想都城规划思想为出发点,从大量的古代都城实例中选取了未被后来城市所叠压的五个新建都城实例作重点分析,以此作为考察中国都城规划建设史的基本环节,在此基础上串联其他都城资料,从而建构起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在这个建构过程中,陈筱通过分析每个时期都城的形态和解读这种形态体现的设计思想,对比考察不同时期都城营建与《考工记》理想都城的关系,观察到了不同时期都城规划者在传统与现实间的不同选择,以及导致这种不同选择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综合讨论了中国古代理想都城的形态特征,以及这种理想都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并通过中国古代理想都城与世界其他文明区理想城市的比较,进一步突显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特点与价值。
《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陈筱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陈筱的这部基于城市考古研究的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和探索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专著,由于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问题错综复杂,尤其是以“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作为全书主线,既需要通过都城实例来概括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律并探究当初主事之人的规划设想,还需要通过古今都城和中外城市的比较来抽绎中国古代理想城市的特点和价值,论著的写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陈筱这部关于中国古代理想城市的论著,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涉及或展开,今后还可以继续延伸和拓展研究,兹略举一二。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文化传统多样,故有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之说。在中国都城规划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上古时期,中国中心区域的统一事业还没有完成,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还比较大,作为文明重要因素之一的城市文明,其形态和特色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规划都城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的城市营建会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技术基础,主其事之人可能也会有种种思考,从而使得上古时期都城遗址的形态异彩纷呈。以公元前3000年前后规划营建的良渚古城为例,城由外围水利设施、内外重城垣、中心土台和四个等级墓地构成,内城中高达9米的中心土台上除广场外还有大小三个土台,土台上及其周边才是宫室建筑;这样的都城规划与同时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古城都不同,只有黄土高原上新发现的石峁古城与之具有某些相似性。
这些消逝了的古代文明的中心城邑,其城市形态为何没有被夏、商、西周王朝所继承,有没有一些城市规划的思想流传下来(良渚文化的玉器及其宗教观念对后世是有影响的)?诸如此类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仔细研究。
由于中国远古文化多样,先秦时期形成的主流城市规划思想也不可能就一种,在《考工记》“模仿天下”的主流理想都城以外,还有一种“法象上天”的都城规划思想,也对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的城市规划产生了影响。
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于商代的三星堆城,该都城的中央有一条象征天河的河流东西横贯,将城内空间划分为北面的世俗区和南面的宗教区;另有贯穿全城南北的内城墙将大城划分为东西两城,以分隔城内不同社会等级和职业的社群;城市的主轴线为东西向,而副轴线为南北向。
这种都城规划思想,被古蜀国都城所继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这种规划思想扩建了新咸阳。西汉时期基于先秦既有的宫殿遗存,折衷运用这种思想营建长安城。隋唐继续沿用,并掺杂中古时期都城营建的制度,规建了与隋唐大兴/长安城不同的洛阳城。
也正是由于古代中国存在着不止一种理想城市的规划模式,中国古代的主流都城规划思想的发展演变从来就不是单线的,而是有主导着都城营建发展的主线和副线(或者说是明线和暗线)。形成于晚周时期的“模仿天下”的都城规划思想在秦汉时期没有得到运用,其中就有这条暗线的作用。通过古代都城城址实例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古代《考工记》以外的都城规划理论,有利于更全面把握中国古代理想城市发展的历史。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中,上古时期是一个跨越时间长、城址数量多、形态差异大的时期,古代中国都城的营建模式和规划思想都在这一阶段基本形成。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加之城市考古工作的滞后,目前不少上古都城的基本要素都还没有查明,这就给认识上古的城市规划思想带来了困难。
因此,加强上古时期中国城市(尤其是都城)薄弱环节的研究很有必要。诸如都城遗址实例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进展,提醒着我们,中国上古时期的城市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我们都应该继续努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