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既有居住建筑现状调研
1) 居住建筑存量数据背景调查
2) 既有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
结构老化
管线设备老化
02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前提条件
1) 满足实际改造需求的预评估
主体定位
改造目的
从改造建筑主体目标人群的改造目的出发,分析建筑内外环境现状条件及改造空间灵活性基础设施,调研需求人群生活特点及使用习惯,并收集关于年龄层次、家庭结构、职业特征、教育背景、生活方式、经济能力等基本信息,分析预判主体切实可行的改造需求,以及受客观因素影响无法达到改造的需求条件进行沟通并排除,确定可落地的需求清单,形成既有建筑改造任务书。
2) 满足客观条件下的改造需求
满足既有居住建筑的建筑环境、结构及功能空间等改造需求是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重点,提出提升建筑环境、保障建筑结构安全性、优化室内功能空间的改造要点,明确既有建筑改造的前提条件。
根据既有建筑室内外基础设施、相关配套、物理环境等影响既有建筑环境的现状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寻求既有建筑现状环境不足,结合建筑评估提出对既有建筑环境的改造方案。
建筑功能空间改造必须结合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及使用需求系统开展,随着时间推移与社会进步,人们对建筑功能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既有建筑功能空间改造须结合调研分析、需求评估等内容确定最终功能空间改造方案。
03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思路
1)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原则
注重既有建筑功能空间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功能空间改造是重要环节,这一环节须将落后且不符合使用需求的空间,结合既有建筑现状调查与使用人群需求转化为适宜当下使用需求的功能空间,由于改造后的新功能要求, 必须重新组合既有建筑功能空间,改变其尺度感,使功能满足需求。因此在对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需结合既有居住建筑评估结论、建筑使用性质、使用人群需求和任务书要求等方面因素综合衡量进行功能空间改造。
注重既有建筑改造的人性化设计 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身体机能、特点并进行相应设计,包括针对老年人活动较频繁区域进行适老化设计,例如卫生间无障碍设计、消除地面高差设计和专属老人房设计等;针对有儿童家庭进行儿童娱乐空间或儿童房设计;针对青年家庭不同人员构成进行合理功能空间划分或独有空间设计等。以此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生活使用、生理及心理需求,形成适宜的尺度及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注重既有建筑改造的人性化设计。
2)装配式装修技术基本特征
服务持续化 通过信息集成,将后期运营维护接入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大数据平台,实现设计数据与部品加工中心、施工现场、后期物业管理数据的连通。改造完成后可快速响应使用人群反映的问题,并可根据使用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局部换装,菜单式选择装修部品。
3)装配式装修技术在施工改造中的优势
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完成后,预先处理既有建筑基层的同时可在工厂内同步生产部品部件,节约改造整体时间,现场采取装配化施工,效率高,周期短。
材料应用
材料种类在施工前均已确定,部品部件均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现场除部分构件、部品施工损耗外均无浪费,材料工期、数量、损耗等因素可控。
节能环保
既有建筑装配式内装改造均可采用干法施工,建筑改造所有板材及部品均采用挂装安装,无胶粘,无有害气体产生,并可实现无损拆装,且内装部品、材料可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
结构保护
既有建筑改造采用管线分离技术,注重保护既有建筑原始结构,降低结构负荷。
维护成本
既有建筑改造所应用的部品及部件出厂后均拥有独立的标识编码,编码同时接入运营方数据平台,损坏及老化时只需提供部件或部品编码即可,局部换装,成本可控。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装修改造的优势在于整合建筑装修改造所涉及的设计、技术、生产、施工、维护全产业链条,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在既有居住建筑改造中应用装配式装修改造技术体系,相较传统施工模式可缩短现场施工周期60%,施工人员费用降低40%,预计后期维修改造造价降低20%。
04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技术选用
1)功能化改造
2)技术化改造
3)人性化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的人性化改造通过既有建筑改造评估,确定改造后建筑使用人群或目标人群的主要特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使用人群打造适宜的尺度及合理科学的室内环境,对人群需求进行预判及评估,采用装配式内装技术进行改造。厨房和卫生间作为家庭两大用水空间,是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重点区域,将既有居住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结合装配式卫浴、集成厨房产品的应用,可在有效解决既有居住建筑两大用水空间改造难题的同时完成厨卫空间人性化改造。
集成厨房产品的改造应用 既有居住建筑厨房空间改造采用集成厨房系统,集成厨房通过整合既有空间内的墙体结构形式、墙面装饰、预制设备管线、家具部品综合资源,实现在不破坏现状环境并保证设备管线完整性的同时,通过整合式墙面、地面、顶面装配式与橱柜部品施工工艺,利用灰色空间解决管线敷设与接口连接,有效规划组合使用流程的同时提升厨房空间利用率,并根据家具加工模数与建筑空间尺度结合,改善使用空间、收纳量,细分化归类。
4)生态化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采用装配式墙面饰面、地面架空系统等装配式内装技术进行改造,现场采用干法施工,不采用水泥砂浆及胶粘等湿法作业手段,室内有害气体含量较低,根据以往装配式内装施工改造经验,现场施工完毕后,室内密闭12h测量室内甲醛含量为0.08mg/m3 (国标为0.10mg/m3 ),可实现现场施工完毕即可入住。
装配式墙面技术
传统内装墙面改造施工易出现墙面工序多、面层易空鼓脱落、受当地天气影响产生质量隐患等问题,施工现场灰尘较多,水、电浪费严重。装配式墙面饰面通过独立研发的标准挂墙连接件,可将饰面板以固定模数在墙面上扣装或挂装,板接缝处由窄缝线条收口。装配式挂墙板系统可有效减少墙面现场作业量,避免使用如开槽、找平、面层处理及其他湿法作业的传统施工方式,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同时通过设计将分割缝作为工艺缝处理,可实现面层任意拆卸,可进行快速替换和维护。
装配式地面技术
既有建筑改造采用装配式干式工法地面技术,装配式干式工法地面系统由调平脚、龙骨、水泥板基层及地面装饰面层组成。整体地面可由调平脚找平,快速找平系统能简单快捷地安装在原土建地面上,提高施工改造速度的同时也可在对地面厚度产生最小影响的前提下完成集成干式地暖系统安装。装配式地面系统可实现全干法施工,无需进行重新找平和维护,避免现场湿作业产生的施工质量及污染等问题。
5) 铸居装配式内装系统
目前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国内内装工业化技术相较于日本、荷兰等国家仍较落后。传统装修施工技术应用于既有建筑改造也面临多种弊病,内装工业化在绿色环保、建造成本、工艺品质、工序流程、防火安全、维护改造等方面较传统装修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随着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处于关键时期的转折点,2018年,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和上海讯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研究中心核心技术能力为依托,联合开发“铸居装配式内装系统”。铸居装配式内装系统将项目设计与集成模块化建筑预制技术、装配式内装技术高效结合,从而在保证体系具有高度开放性和通用性的同时,形成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可持续的现代化内装解决方案。
05 结语
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有利于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实现住宅的全龄化需求,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的要求,是当下国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既有建筑改造中,传统装修方式在内装更新改造中工序复杂、周期长,主要依赖现场大量湿作业,不仅质量差、效率低、污染严重,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所以在住宅产业转型升级之际,须推动装配式内装改造技术的发展,提升居住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