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城中村公共空间的重构与微改造思路研究
教务部 2022-03-23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发展转变,城市更新行动不再延续以往的大拆大建模式,更强调“留改拆并举”。在此背景下,城中村改造也在不断转变思路、适应形势、寻求对策。文章以城中村的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重新对城中村分布“凌乱无序”,品质“破旧杂乱”,功能“过度复合”的公共空间进行价值挖掘,以提升城中村居民公共生活品质为目标,重构具有城中村空间特色的“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并以深圳市的城中村改造行动为例,针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第一地面”与“第二地面”提出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改造思路。


我国市场经济时期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碰撞催生了城中村。城中村是乡村向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各类社会问题的持续激化拷问着其生存与未来。然而作为城市低收入人口聚居区,处于“灰色地带”的城中村也展示了非正规性之下自我繁殖和自我更新的魅力。因此,关于城中村“拆”还是“不拆”,“大改”还是“小改”,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审视近20年来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可以发现城中村改造最大的“绊脚石”仍然是政府、开发商、村委、本地村民,以及城市新移民之间复杂纠缠的利益关系。


近年来,城市更新过程中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方式引发了大量的城市问题。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的重要性,认为“城中村为低收入困难群众提供低成本居住空间的积极作用,不鼓励大规模、短时间拆迁城中村”,建议“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由此可见,城中村改造正面临着从“全面拆除”向“局部改良”的转型,但是“局部改良”的突破口在哪里?本文认为“可改”“易改”的公共空间是目前城中村多方利益纠缠之下的改造切入点和着力点。


当前,在高强度建设下承载了大量城中村居民日常交流活动的城中村公共空间变得非常稀缺。有学者指出,公共空间能够切实反映旧城的人居环境,是邻里交往的重要活动场所。因此,对具备“活力”和“无序”双重特性的城中村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是提升其整体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特点,对城中村破碎的公共空间进行梳理,重构城中村公共空间体系,并提出城中村公共空间的微改造策略。


1.相关研究综述


城中村全面改造的难度有目共睹,近年来大量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在“保留”城中村的前提下,提出了大量的改造策略,尤其关注了提升城中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可能性,公共空间改造是其中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指出,透过城中村被保留的公共空间依然还能分辨出原有的传统村落肌理,这些空间是公共交往的重要载体,应该通过对其的整合与渗透,“在空间景观上打破城乡二元的割裂”。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可改造公共空间的选择,有学者通过空间句法分析,提出城中村需被改造的公共空间应该为可达性和可视性较低的区域;也有学者认为,要围绕以宗祠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此外,还有学者经过分析得出“街道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居民生活的唯一场所”,需对其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二是从居住者需求出发探讨了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既有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保留型城中村空间环境研究,又有基于居民行为倾向提出的城中村夜间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还有从行为学、心理学等角度开展的城中村公共空间研究。三是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在城中村的应用,如从公共空间韧性提升、景观海绵化改造等视角提出的改造策略,这些研究也为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总之,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对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热度,目前相关研究更关注某种公共空间类型或者某种改造手段,缺乏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解析。因此,本文尝试将城中村破碎的公共空间视为一个体系,根据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特点,提出更为全面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2.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特点


在租赁利益驱动之下,城中村居民通过“填满宅基地”和“向上要面积”的方式实现了宅基地范围内住宅建筑面积的最大化,也导致了城中村的高密度建设。在“无缝”的城中村里,公共空间成了奢侈品。然而,城中村极少量的公共空间却是邻里互动、社会交往、交通运输和商业活动等的空间载体,稀缺的公共空间中叠加了丰富的公共活动,使得“脏乱差”成了大多数人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第一印象。城中村的公共空间呈现出分布“凌乱无序”、品质“破旧杂乱”、功能“过度复合”的特点。




2.1 公共空间分布“凌乱无序”


黎云等人对广州车陂村的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数城中村仍然保留着原有的传统村落肌理,即“街巷空间+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模式。街巷空间作为一种线性空间,在公共空间极度缺乏的城中村,是最易集聚人流的地方。相较于街巷空间在城中村内部较均质的分布,公共空间节点的分布则较为无序,无论是传统村落向城中村转变的过程中延续下来的传统型公共空间,还是城中村内部的边角型公共空间都以无序的状态分布在城中村的各个位置。总体而言,公共空间分布的“凌乱无序”是城中村公共空间最基本的特点,同时也是城中村超高建设密度之下不可避免的问题。




2.2 公共空间品质“破旧杂乱”


“又挤又乱”的城中村一直以来都被人诟病,城中村的公共空间是全方位展示这一特点的“窗口”。城中村公共空间品质的“破旧杂乱”主要归因于以下3个方面:一是高密度的建成环境。在利益驱动之下,城中村的住宅越建越密,大量“握手楼”的存在使公共空间变得狭小,形成强烈的“压迫感”。二是各类型公共活动的相互叠加。由于公共空间的缺乏,居民的公共活动、城中村内部大量非正规产业产生的各种物流交通,以及居民电动车出行产生的通勤交通,都挤压在极小的室外空间内,使得“人挤人”“车挤人”“车挤车”的现象持续上演。三是对不文明行为管控的缺失。城中村是城市管理的空白片区,日久失修的建筑立面、凌乱搭建的市政线网、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等都体现了城中村的“脏乱差”的形象。




2.3 公共空间功能“过度复合”


理论上,功能的多样化可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但是城中村公共空间因功能“过度复合”变得杂乱无章。以街巷空间为例,城中村的街巷空间同时承担了车流交通、人流交通、邻里交往和商业活动等功能。此外,街道两侧的商铺也存在非法占用的情况,加之本来就狭窄的空间,使各项活动在此产生了恶性挤压。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中。公共空间的缺乏和城市管理的缺失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这都与城中村“半城半村”的本质密切相关。


3.城中村公共空间的重构:“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的搭建


针对城中村公共空间分布“凌乱无序”、品质“破旧杂乱”、功能“过度复合”的问题,应对城中村公共空间进行再梳理,重构城中村公共空间体系,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内挖掘更多可利用的潜力公共空间。因此,文本提出了构建城中村“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的目标。“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是基于城中村高密度的空间特点,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拓展,形成立体化的公共空间体系。城中村的“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由“第一地面”和“第二地面”组成。


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第一地面”是指常规的建筑室外公共空间,包括街巷空间及各类公共空间节点。街巷空间承担了交通和交往的双重功能。节点公共空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其是从传统村落延续下来的空间节点,如祠堂前的广场、农贸市场周边场地和运动场地等,这类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各类公共活动发生的场所。另一类是城中村内分散布局的建筑室外边角型公共空间节点,这类空间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组织的改造,逐渐成为城中村的“安全死角”,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激活。


城市村公共空间的“第二地面”是指立体延伸的公共空间,包括建筑“第五立面”、垂直室外空间和建筑立面。建筑“第五立面”即建筑屋面,如何实现建筑“第五立面”的“多功能化”和“再功能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城中村“第五立面”的开发可为居民提供不同使用体验的公共空间。垂直室外空间是指高于“第一地面”标高的建筑室外空间,这类空间可承担竖向交通和建筑横向联系的功能,在城中村的空间尺度之下能营造出有趣的空间氛围。建筑立面虽然不能作为公共空间使用,但是作为围合起公共空间的界面,可以成为室外公共空间的延伸,是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要素。


总体来说,城中村现状公共空间主要集中在“第一地面”,由于叠加了大量居民活动而呈现“过载”的状态,加之管控缺位及粗暴整治,城中村的整体人居环境品质呈现出“破旧杂乱”的特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第二地面”改造难度较大,一直以来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通过构建城中村“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策略,可实现城中村公共空间从二维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零散到有序的转变,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图1)。


图1 城中村“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分析图


4.城中村公共空间的微改造


根据《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微改造是“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与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不同,微改造强调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的渐进式改善。从已有的文献和改造案例来看,公共空间改造是微改造最重要的对象,对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将微改造的思路纳入城中村改造,尤其是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中,这是解决城中村公共空间治理问题的良方。




4.1 “第一地面”的微改造思路:向品质化突破


城中村公共空间“第一地面”是被优先考虑进行改造的空间,也是城中村公共空间体系的基础,其微改造思路是向品质化突破(图2)。


图2 “第一地面”的微改造思路分析图


4.1.1 街巷空间:疏导+引导


城中村的街巷空间展示了城中村最具活力的一面,狭窄的街巷空间也是城中村的交通骨架,在功能的过度叠加之下滋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难以为居民带来良好的空间使用感受。街巷空间在城中村内部形成了相对均质的线性公共空间网络,对街巷空间的微改造是提升城中村公共空间品质的基础,其治理的重点在于既要通过疏导缓解空间压力,又要通过引导改善整体环境。


对街巷空间的功能疏导重点是对车行交通的管控。城中村内部大量的车行交通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城中村内集聚了大量非正规产业,服务于非正规产业的货物运输产生了大量的车流;二是城中村居民上下班形成的通勤交通。对车行交通进行疏导是提升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前提,一方面要将货物运输的车流疏导至城中村外围,但是考虑到城中村内非正规产业的无序分布,难以实现完全疏解,建议主要对机动车的货运交通进行疏解,通过划定货运交通的通行区域,减少其对街巷空间的影响;另一方面,可通过时间上的管制或现场交通疏导的方式缓解通勤交通压力。


对街巷空间的环境优化以提升步行舒适度为切入点。对于城中村内部人流量最大的主要街道,可采用“步行街”的方式进行综合改造,打造村内核心线性公共空间。对于城中村内的其他街巷,一方面要减少两侧商铺占用街巷空间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对沿街立面进行整治,通过拆除广告招牌、增设绿植、改造建筑立面等手段,提升街巷空间的品质。


4.1.2 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


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一般是原有村落公共空间的延续,这类空间仍然保留着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在传统村落演变为城中村的过程中,其一直都是城中村居民公共生活和邻里交往的空间载体。作为城中村内少有的较大规模的开敞空间,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具有极强的标识性和公共性。以祠堂周边的广场为例,各类基于传统风俗习惯的公共活动(包括乡村文艺活动、村民集会、红白喜事仪式活动等)仍然围绕祠堂周边的公共空间进行,因此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不仅是本地村民开展社会性公共活动的载体,还是城中村新移民和本地村民日常交往的公共空间。


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使城中村的整体空间得到了有机的疏解,是城中村中重要的人性化要素。其改造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特色的重塑,既要保留原有空间格局延续当地特色,又要考虑文化因素、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等,并对公共空间的色彩、材质、绿植和公共家具进行干预性的改造,进一步强化空间特色。②提升使用的灵活性,传统型公共空间节点既是重要节事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日常公共交往的重要场所,该类空间应该具备在不同使用场合之间快速转换的灵活性,同时也应具备举办临时公共活动的能力,如不定期的展览、科教等活动。③创新要素的植入,即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增强空间的趣味性,让居民更愿意驻足停留,如全龄友好型的休憩空间、独具视觉冲击性的公共雕塑等都能吸引使用者延长停留时间,促进更充分的社会交往。


4.1.3 边角型公共空间节点


边角型公共空间节点是城中村内小尺度的、边缘的零星地块或闲置地块,属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在纽约探索如何采用“口袋公园”的形式处理这些零碎的微型公共空间,以适应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微型公共空间是社区和邻里层面的空间,主要起到服务于城市居民、承载城市日常生活的作用,对于城中村内部的微型公共空间,更应根据居民活动特征对其进行建设。一是要生活化,为城中村居民提供进行简单而短暂的休憩活动的场所;二是要人性化,针对居民的主要活动类型,安排符合居民使用需求的便民服务设施和城市家具;三是要绿色化,借鉴“口袋公园”的模式,在这类公共空间中进行绿化种植,在高强度开发的城中村实现“见缝插绿”。




4.2 “第二地面”的微改造思路:向多维度发展


城市村公共空间“第二地面”是在“第一地面”难以满足公共活动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立体延伸形成的“非地面的公共空间”,它是公共空间的补充,并且能增加城中村公共空间的趣味性,它的微改造思路是向多维度发展(图3)。


图3 “第二地面”的微改造思路分析图


4.2.1 建筑“第五立面”


建筑“第五立面”的利用一直以来是建筑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1925年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要素”时将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室外空间的屋顶花园纳入其中。日本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在对屋顶空间的使用方面有很多创新性实践,如在教学楼屋顶设置活动场地、在商场屋顶设置综合体育公园等。相较于这些国外案例,中国城中村“第五立面”改造和利用的难度更大,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中村住宅是基于宅基地建设的,权属各异,大多数业主不愿意将私有化的屋顶空间向公众开放;二是城中村单栋建筑的屋顶面积非常小,难以给居民带来良好的空间感受;三是屋顶空间的可达性较差,大量设置垂直交通会增加改造成本。


因此,在对城中村“第五立面”进行改造时,首先要解决“哪些屋顶花园可以使用”的问题。从已有的实践经验可知,可通过连片出租或者村集体建设连片住房的形式,形成互联互通的建筑群后,再对屋顶空间进行改造。城中村内重要的公共建筑,如村民活动中心、商业设施等的屋顶空间也可作为优先改造对象。这类建筑的权属一般属于村集体所有,建筑功能也具备公共性和开放性,可成为城中村的公共活力中心。其次,要提升屋顶花园的可达性。在纵向联系方面,对于连片改造的屋顶空间,可根据人流方向设置垂直交通,通过若干个主要的垂直交通通道提升屋顶空间的可达性;对于大型的公共建筑,可改造建筑内部垂直交通通道,方便居民使用屋顶空间。在横向联系方面,主要是针对连片改造的屋顶空间,通过设置横向连廊加强联系。同时,对屋顶花园的微改造也应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如通过设计师和村民联手打造趣味的屋顶花园,再由村民负责后期维护。这不仅降低了改造和维护的成本,还提升了村民参与屋顶空间改造的积极性。


4.2.2 纵向空间


城中村的纵向空间很少被使用,但是在城中村公共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使用这类空间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其微改造思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搭建二层或以上的空中连廊,使其形成高于“第一地面”的步行与交往空间,如此不仅可以将部分人行交通从街巷空间中释放出来,还可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增强公共空间的趣味性。在空中连廊的选线方面应综合考虑居民的使用习惯、建筑的权属与功能。二是配合建筑“第五立面”的改造,利用纵向空间形成竖向交通通道,解决其可达性差的问题。


4.2.3 建筑立面


城中村建筑立面是形成公共空间围合感的重要界面,但是城中村建筑立面的材质、色彩、形式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空间效果。因此,建筑立面的微改造也应该成为城中村公共空间营造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城中村内重要公共空间节点或者重要街道的建筑立面,更应从特色性、品质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微改造。常见的方法包括置换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增设建筑立面外表皮、种植垂直绿化等。通过这样的改造方式使得建筑立面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外墙,还是公共空间的垂直延伸。


5.“多标高公共空间”微改造的深圳实践


5.1 深圳南头古城改造——“第一地面”公共空间的精细化改造


深圳南头古城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随着深圳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其成为珠三角地区典型的城中村。南头古城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层积和历史印记,是千年文化积淀下的古村风貌和高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杂乱并置的空间。南头古城的整体改造秉承保护与重生的思路,整个改造最核心的工作是重建南头古城的公共空间系统。南头古城的现状公共空间体系沿着人流最密集的十字形街道展开,形成清晰的公共空间格局,改造的公共空间包括线性的十字街道,以及两条主要街道周边的公共空间节点(图4)。


图4 深圳南头古城公共空间改造示意图


对于南头古城线性公共空间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内部最具活力的两条街道——南北街和东西街,在改造过程中将“老”与“新”充分结合起来。在立面改造方面,不仅要改变脏乱旧的空间,还要重塑历史街区氛围。因此,立面改造十分强调新旧材料与新旧元素的融合,通过这种新旧的反差,适度保留了城中村鲜活多样的历史记忆,同时带来了独特体验。在商业业态重组方面,引入一系列调性适配的餐饮零售、文创空间、展览空间等业态形式,这些形式既能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又能填补居民新的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


南头古城的公共空间节点的改造是基于2017年深港双年展展示空间的需求而展开的,这些以展览功能为主的公共空间选址于居民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撤展后的公共空间又回归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其中,报德广场的改造最具代表性。报德广场所在的基地原来是位于南头古村中心的一块小空地,曾经是南头公社的打谷场,改造前是城中村各类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报德广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对原有空间活力的延续,保留其公共性和开放性。其次,拆除了场地周边的临时建筑,在新建建筑内部植入了更多元的功能。新建建筑曾经是深港双年展的信息中心及展览活动空间,撤展后作为书店、文化中心持续为居民提供服务。再次,注重材质的延续和呼应。在报德广场改造的过程中,新建建筑的立面材质和周边广场的地砖铺设采用与现状建筑饰面砖颜色和图案相近的定制陶砖,并完整保留广场中间现状水磨石球场。最后,关注公共空间的细部,如提供有树荫的室外场地以适应当地夏天的炎热天气。


南头古城公共空间的改造主要针对常规的建筑室外空间(即公共空间的“第一地面”)而进行。公共空间“第一地面”在可达性、可操作性及居民接受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




5.2 深圳福田水围柠盟人才公寓改造——“第二地面”公共空间的价值挖掘


深圳福田水围柠盟人才公寓(以下简称“水围人才公寓”)位于深圳中心城区的水围村,是福田区住建局结合福田人才住房建设的需要,联合深业集团与水围股份公司,对水围新村共29栋居民统建楼进行整租,并升级改造为504套优质的青年人才公寓。作为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全新探索,水围人才公寓在公共空间改造上也做出了不一样的尝试和突破,即通过打造立体化的线性公共空间和非地面的公共空间节点,在环境极度压迫的城中村创造出了体验良好的公共空间(图5)。


图5 深圳“水围人才公寓”公共空间体系分析图


立体化的线性公共空间主要依托水围人才公寓内部空间构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社区在握手楼之间局部的“一线天”巷道里架设的七座电梯用于解决垂直交通问题,电梯首层的院子是公寓入口,它与整个城中村的街巷的联系最为紧密。空中连廊的设置是整个交通网络最具特色之处,在楼宇间穿梭的空中连廊将交通联系转移至室外标高以上的狭窄“楼缝”空间当中。空中连廊也和室内连廊相连,并串联起所有楼宇的屋顶花园、电梯庭院和青年之家等公共空间节点。通过设置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可将水围人才公寓的内部交通和街巷空间的交通相互分离,在缓解狭窄街巷空间的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了大量的休憩、交流场所。


非地面的公共空间节点主要位于住宅屋顶或住宅与空中连廊连接处的“灰色空间”。水围人才公寓的屋顶空间被改造为屋顶花园,并提供洗衣房、菜园和休憩花园等功能。由于连通了电梯和空中连廊,也增强了屋顶花园的可达性,让更多的居住者愿意来到屋顶花园进行各类公共活动。此外,青年之家是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可为居民提供阅读室、茶室、多功能厅、社区厨房、社区餐厅和健身房等功能。


水围人才公寓改造过程中保留了楼宇间的狭窄巷道,不仅延续了这种街巷空间肌理,还挖掘出大量的可利用公共空间。其改造的成功在于没有把改造重点完全聚焦于常规的公共空间“第一地面”上,而是将公共空间转移至“第二地面”,通过打造立体化的公共空间体系,为空间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6.结语


虽然城中村公共空间极度缺乏,但是城中村居民却有强烈的公共交往的需求,因此探索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改造的思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梳理了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城中村“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的设想和针对公共空间“第一地面”及“第二地面”的微改造思路。从目前若干个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案例来看,公共空间“第一地面”的改造难度较低,一般都会被优先考虑,并以品质的提升为主;公共空间“第二地面”的改造需要多方主体参与,难度较高,但是能为人们带来有趣的空间体验,是对“第一地面”的重要补充。两者各有侧重,都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城中村公共空间的微改造仍然有很多方面的内容亟待深入研究。例如,城中村村民的改造意愿和改造需求、公共空间改造模式、公共空间改造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机制等,以上问题都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做更深入的分析,才能为进一步改善城中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城中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助力。


作者简介:


周  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李志刚,通讯作者,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规划师杂志